子宫
胎盘娩出后6~8周,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此过程称子宫复旧。主要表现为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和子宫内膜的再生。
1.子宫肌纤维的缩复
在子宫收缩的过程中,子宫肌细胞数大致不变,而是肌细胞缩小,表现为肌细胞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裂解的蛋质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2.子宫内膜的修复
胎盘从蜕膜海绵层分离排出后,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狭窄,在正常凝血功能影响下,形成血栓,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其后创面表面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整个子宫新生内膜缓慢修复。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面以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胎盘附着面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颈的复原
产后当时子宫颈松软。次日,宫口张力逐渐恢复,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2指,而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至产后4周时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状态。仅因宫颈外口于分娩时发生轻度裂伤,又因裂伤多在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圆形,变为产后“一”字型横裂。
阴道与外阴
阴道分娩结束后,阴道变成为松弛的管道,阴道周围的组织和阴道水肿,黏膜皱褶消失。于是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皱褶,但至产褥期结束,尚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的紧张度。分娩后的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逐渐消退。阴道口周围有海绵体包绕。由于阴蒂部有丰富的血管网,如发生裂伤,易形成血肿。会阴部血液循环丰富,若有轻度撕裂或会阴切口缝合后,会阴部愈合较快,一般于产后3~5日即可拆线。
盆底
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头长时间地压迫扩张,使盆底肌肉和筋膜因过度伸展弹性降低,并使有部分肌纤维断裂。如无严重损伤,产后1周内,水肿和淤血迅速消失,组织的张力逐渐恢复;如盆底肌肉和筋膜发生严重损伤、撕裂,而又未能及时修补,可造成盆底松弛,是造成以后阴道前后壁膨出和子宫脱垂的基本原因。
因此,接生时正确地保护会阴,产后对裂伤及时、正确地修补,至关重要。
今天重点跟大家分享,子宫恢复异常的情况。生产后当胎盘排出子宫外时,子宫会立刻收缩,以减少胎盘剥离后的出血,子宫底的高度会随着产后的天数而改变。生产后,子宫底高度降与脐平或脐下1指;产后第2天会稍高于脐;以后每日下降约1指宽度;约2周后,子宫即下降至骨盆腔,从腹部无法摸到;大约6周后,子宫恢复至怀孕前的大小。
专家支招——及早发现子宫恢复的异常
1.疼痛
子宫收缩时会有一些能忍受的疼痛,其疼痛多与胎次有关,经产妇多比初产妇严重。
2.感染
子宫发生感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破水时间过长、有羊膜绒毛膜炎或是胎盘娩出时借助器械的妈妈,更容易发生产后子宫感染。
3.复旧
妈妈在产后可自行按摩子宫以帮助子宫收缩。
健康清单
1.多种方法治疗疼痛
子宫收缩时发生疼痛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收缩良好且恶露不多,可通过按摩和使用子宫收缩剂来减痛。
如果妈妈难以忍受这种疼痛,可以使用抗生素、止痛药进行辅助治疗,并加以适当引流;如果疼痛的原因是由感染造成的,就必须手术取出感染物。
2.医院
发生子宫感染常会有恶露异味、伴有脓样分泌物、子宫有很严重的疼痛及触痛感等症状出现,有时甚至还会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感染症状。发生子宫感染后,医院诊治。
3.医院诊治
分娩6周后,发现子宫仍然大而软,并有压痛,说明子宫复旧不全,这时需立即请医师诊治。
梨子小姐本人您的每一分钱都是创作的源泉啊!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