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视频网,分享口腔技能视频,考试技能视频干货,从现在开始你不是一个人!
治疗目标:
防止炎症继续进展,终止骨吸收,尽可能恢复种植体周围原有的骨量。
治疗种植体周围感染的原则:
是持之以恒彻底去除菌斑、控制感染、消除种植体周围袋、中断骨吸收并引导骨再生。
治疗成功的前提:
患者完善的自我菌斑控制和维护。当只需要去除菌斑生物膜时,可以选择应用非手术方法。但是需要种植体表面成型或引导骨再生时则应采用手术方法。手术治疗必须在基础治疗实施之后,且种植体周围的指数值获得改善之后才可以进行。
非手术基础治疗方法:包括有机械治疗、药物治疗和激光治疗等。
机械治疗:要终止病程发展,必须彻底去除菌斑生物膜,因而,机械治疗就是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最基础的治疗手段。临床上,推荐使用塑料刮治器对种植体周围的菌斑生物膜或牙石进行清除。
药物治疗:可以全身用药,也可以局部用药,临床通常采用局部用药,优点:龈沟液中药物浓度高、患者依从性好,全身副作用小。局部常用抗生素:0.2%氯已定或2%米诺环素。
激光治疗:目前常用于种植体周围感染治疗的有固体激光、气体激光、半导体激光。Er:YAG激光是目前最有代表的固体激光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含切除性手术和再生性手术。切除性手术的指征为种植体周围炎感染位点的水平向、一壁型或二壁型骨缺损,主要目的减少或者消除仅靠患者自我口腔卫生维护难以清洁的细菌藏匿部位,并使暴露的种植体粗糙部分光滑化,以利于后期的口腔卫生维护。
种植体周围炎感染位点的裂开式、三壁型或四壁型骨缺损是再生性手术治疗的指征。再生性手术治疗必须在彻底的基础治疗之后,待炎症消失,才能考虑施行。
手术方法:标准的引导骨再生(GBR)术式。
手术过程:翻全厚瓣,彻底刮治,去净肉芽组织,植入自体骨或者骨代用品。植入之前处理污染种植体表面。机械清洁,和化学清洁。
植骨后盖膜稳定,无张力缝合,如软组织不足,可采用冠向复位法缝合。
版权申明:该课件版权归及所有,请各位医生在学习的同时注意版权保护,勿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分享,希望大家共同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