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常见炎性标志物的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

赵立铭中医院检验科

感染性疾病是住院、急诊及ICU病人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由感染引起并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的复杂性,患者症状及体征又缺乏特异度,极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其明确诊断常依赖血培养证实。血培养这种传统的病原学检测虽是“金标准”,但耗时长(48-72h),阳性率很低(15%),难满足临床的需求。现已有不少研究证实,循环血中一些生物标记物能够在细菌感染时期出现变化,目前已成为诊断、监测的可靠指标。下面对这些指标进行一下叙述、总结。

1.WBC+DC(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机体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往往意味着患者因细菌性感染而致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的炎症、组织损伤等情况,感染的程度往往也与白细胞数量升高成正比,白细胞总数不升高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往往被看作是病毒入侵导致。WBC+DC这是最简便易行的常规检测。但是当机体感染严重时,骨髓受抑制,白细胞反而不会升高,这就不能客观地反应感染的真实情况,且影响白细胞计数的因素很多(生理上、病理上),所以说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测定虽简便、易行,但特异度较差、准确度较低,只能是一项常规过筛检查。

2.CRP(C-反应蛋白)

CRP是由肝细胞合成并分泌的一种非抗体蛋白,生理状况下血中含量极微且不受昼夜节律及季节的影响。当机体受细菌感染或手术、创伤等情况,血中水平在5-8小时内开始上升,48小时达高峰,半衰期为5-8d。若以血清CRP10mg/L为阳性标准,CRP检测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性有32.7%,特异性75.0%。现在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更加提高了检测的敏感度,可用于机体微小损伤的监测,特别是在冠心病早期,血管炎性损伤致斑块增加时,血中CRP浓度升高与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的浓度升高一样,可使急性心梗后患者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血管意外的短期危险性增加,所以也说CRP是监测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3.PCT(降钙素原)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无激素活性,生理状态下由甲状腺C细胞和呼吸系统上皮细胞产生。通常在血液中很稳定,含量很低0.05ng/ml,最高不超过0.3ng/ml。但在病理情况,特别是细菌感染发生时,机体多种组织(如:白细胞、腹膜巨噬细胞、脾、肺、肝、肾、肾上腺、脑、肌肉等)均可产生,引起PCT大幅升高。见下图:

健康人的PCT

细菌感染者的PCT

PCT在感染开始后3小时便快速、高特异性的升高(早于白细胞、CRP而先升高),6-12小时后达到峰值,峰值最高可达ng/ml,半衰期约24小时左右。如脓毒症,3-6小时即可检测到其水平的增长(CRP要6小时后才行)。当治疗有效时,PCT便快速下降,能及时反映出治疗效果。对细菌感染诊断的敏感度可达95.6%,特异度为87.5%。

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PCT(降钙素原)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是与感染高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现已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4.IL—6(白介素-6)

IL—6是一种功能广泛的多效性细胞因子,本质是糖蛋白。大量研究发现,这种蛋白不仅对B细胞有生理活性,对T细胞、造血干细胞、肝细胞和脑细胞均有生理活性作用。当机体发生内外伤、手术、应激反应、感染、脑死亡、肿瘤以及其他情况的急性炎症反应时,免疫细胞、免疫附属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血管内皮等都能分泌IL—6,连续监测血中的IL—6水平能有效评估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严重程度。临床治疗有效后IL-6迅速下降,治疗无效者则持续升高。细菌感染时,检测血清中IL—6水平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WBC、CRP,但PCT要优于CRP和IL—6。

5.TNF-α(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被多种刺激物诱导产生,具有调节免疫应答、参与炎性反应、促进细胞生长分化等多种生理和病理功能,大多数正常人血中TNF-α水平极低,当机体受到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细菌胞壁二胎、病毒等因素刺激后,TNF-α是产生最快且到达高峰时间最早的炎症介质,它的增高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肿瘤、肾移植、细菌性败血症、病毒性感染等炎症,对观察肿瘤和白血病治疗效果有一定参考价值。但TNF-α高峰期持续时间较短,很快下降至正常,所以检测越晚阳性率越低。

几种与感染高度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血药浓度):

6.小结与展望

以上5种炎性标志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指标,每一个均有各自的临床及实验室特性,它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其他一些炎性标志物还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人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心房钠尿肽(ANP)、网织血小板比率等,它们在临床上应用虽很少,但很有研究前景,如:刘玥等人研究发现,ANP对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具有比PCT和CRP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通过研究每一个炎性指标在细菌感染的发生及进展机制中的生物学作用、与疾病的关系,从而选择最佳组合的感染指标,对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指导用药、疗效检测、、转归预测等都很有意义,这也是细菌感染性疾病未来的研究方向。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







































丝白软膏
白癜风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igongfujianyan.com/fyzl/16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